马上记住仙逆网,如果被/浏/览/器/强/制进入它们的阅/读/模/式了,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阅读.
其实,上央视这个事儿,齐磊自己是没什么能量的。
不过,可以找老秦。
不说是一句话的事儿,但是老秦那边的话还是有分量的,能帮上忙。
只不过,这事儿齐磊压根就没打算通过老秦。
原因很简单,大是大非的事情上,他和老秦有着共同的愿景,那就不叫麻烦,而叫共事。
倒也因为骗晓儿父妈回国,麻烦过一次老秦,但也只能算是鸡毛蒜皮的举手之劳。
生意上的事儿,齐磊不打算借老秦太多的力。
这是原则问题,用习惯了,性质就变了。
所以,这事儿还真的就只能借北广的关系去想办法。
当然,北广肯定还是得看董大校长的。
只不过,董北国很盼望王胖子拍的不好。
也不是不好,就是很俗很低级,上不了央视台面的那种。
在董北国印象里,那个王胖子还是很擅长拍不好的。
“看看成片,看看成片再说嘛!”
打心眼儿里,老董是不希望节目上央视的。
其实也上不去,你费那个劲干什么?
……
对此,齐磊倒也没遮遮掩掩的不让看。
而且,他也很理解董大校长的想法。
要说王胖子、张国戎、梅姐想上央视的台面,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对于三石这个制片公司来说,也有点重要。
主要是意义不同。
作为港岛文艺工作者能登上央视屏幕,而且不是春晚那种露一个脸就没影儿的长期综艺节目,对未来在内地的发展是有莫大好处的。
所以,从他们的角度来说,上央视比赚钱重要。
而对北广来说,却真的没啥吸引力。
不客气地讲,央妈从台长到实习记者,不说一半儿都和北广有点关系,也差不多了吧?
学校的导师教授,也有相当一部分在央视兼着职呢。
央视的主持人,有相当一部分不是在北广挂教职,就是特邀教授。
突发事件媒体应对研究中心,也是和央视合作办的。
这样紧密的关系,真不需要一个自制的综艺节目来出个彩儿什么的。
所以,老董还是想给学校挣点钱。
再说,也进不去央视。不是节目好坏的问题,这里面复杂着呢!
况且,进去了又能怎么样?艺人落下好处了,可是对北广,对齐磊,对三石真的就是好事儿吗?
不见得。
齐磊是不需要央视的舞台来拔高身价的,北广也不需要。
而且,一家刚刚成立制作公司,第一个产品就赔本赚吆喝?这不合适,也不符合商业逻辑。
老话讲,做生意,第一笔买卖不管怎么说也得挣钱,否则后面越做越难。
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只不过,这些话董北国早就和齐磊说过,只是齐磊没当回事儿。
许是人家生意做的太成功了,所以太自信呗!
贼不走空,这回真有点奔着空去的意思了。
“看看成片,你别拍出来的东西压根儿就不符合央视的格调,那咱使人情也没用!”
齐磊一听,“那就看呗!”
于是,董北国,还有北广的几个副校长、廖凡义等人在电视楼,成了《向往的生活》的第一批审片观众。
整整一个下午,众人把三期,近4个小时的节目看完。
然后,董北国这眉头就化不开了。
这到底能不能进央视呢?
是的,作为一所传媒大学的校长,董北国也算阅片无数了吧?
可是这次,没法下判断了。
其他几个校长其实也是同样的迷茫。
简单来说就是,节目效果很不错,很娱乐化,很通俗。
可是,正因为太娱乐化,太通俗了,与董北国之前的判断一样,王胖子果然没让他失望,这样的节目很难登上央视这个严肃媒体。
可问题来了,最过分的就是,在这份纯娱乐化、纯玩梗活跃气氛的情况下,节目还很特么的主旋律。
董北国、廖凡义即便带着有色眼镜儿,带着批判审视的刻板印象去看,最后也会不知不觉地被他们带沟里去了。
尤其是他们空手套白狼那段儿,在地方台播出没什么问题,可是如果上央视,就必须得上纲上线的去考虑了。
用严肃媒体的思维就是:没粮食,生活困难,那就通过劳动去改善生活,而不是通过欺骗,玩梗来不劳而获。
可是,最后谁也没想到,节目组的效果处理是那样的,由一个不恰当的情节,恰恰是引出主旋律主题的关键。
使得后面的节目走向完全合理化,也根红苗正的。
这种将严肃问题娱乐化、大众化、亲民化的处理方式,在二十年后也许少见多怪了,官媒都卖萌呢!
可是在这个年代,绝对是超前的,让人耳目一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