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仙逆网 > 一生一世,江南老 > 50、第四十七章 尽说江南好(3)

50、第四十七章 尽说江南好(3)

马上记住仙逆网,如果被/浏/览/器/强/制进入它们的阅/读/模/式了,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阅读.

自普陀而归,她在宅子里,继续完成和沈策合作的画。

“这部分和上河图很像,”姐姐在她身边,在展开的画上仔细看着,看桥,亭台楼阁,河水岸边的茶楼酒肆,河面上的画舫……细致到画舫船头,船内的每个人的神态都有所不同。

“嗯,”昭昭说,“他画柴桑,像上河图,我画南境山水,在画卷两旁,算是背景。”

“这里有个美人。”姐姐指一处。

河上远近十几艘画舫,她指得是最大的那一艘,极不同,旁边的画舫以女子为主,这艘上却都是男人。“这画舫上怎么都是男人?”她边看边奇怪。

“你们画的,你不清楚?”姐姐好笑。

“我没留意过柴桑的细节,”毕竟沈策连一个酒楼内的客人都要仔细描绘,细致到每一家店铺外的招牌,路边拉马车的马都各有不同,“哪里有美人?”

姐姐指船舱内的一个纤弱背影:“整艘画舫都是男人,独独这一个背影像女人。照古时的习惯,这应该就是个不见外人,被人藏起来的美人。”

这样吗?昭昭仔细看船舱里的那个影子。

沈策进到画室。

她闻脚步声,回头问:“画舫里有个女孩子?”

他眸光未变,近到她身前。

“是谁?”她猜想这其中典故,“有特别的故事吗?”

沈策凝住美人身影:“这是当时柴桑之主的结发妻子,十四岁就以美貌名扬南北两境,始终深藏府中,外人难见。”

“那时女孩子就不能随便出门了?”

他摇头:“那时不设男女大防,不会对女子如此限制。只是她怕自己被绑走,威胁到那位柴桑之主的安危,才甘愿隐身。”

为保护一个人把自己藏起来,藏一时容易,藏一辈子……有几人做得到?

“他们感情一定很好。”她说。

“他们自幼青梅竹马,感情始终如一,其后几经波折……”他停住。

“有情人终成眷属?”她期待问。

他看着她:“对,终成眷属。”

沈策还要招待的客人,来看过她们两姐妹,很快离开。姐姐和昭昭留在画室,因沈策的一席话,两姐妹对这幅图的细节产生了更多的兴趣。姐姐一寸寸看,昭昭一寸寸讲,其实都是沈策作画间歇给她讲解的话。

“人家能画上河图,是因为就在自己的朝代,”姐姐由衷佩服,“他竟能把一个千年前的城市画得和照片一样,这要查多少资料?准备了几年?”

“他专业和历史有关,一直对柴桑感兴趣,查过不少史料。”沈策对她讲过。

姐姐颔首,又问:“书上对柴桑的记载如此详细吗,过去是都城?”

“倒不是都城,是军事重镇……”昭昭被姐姐问住。

没有姐姐的追问,她不会深想这些。就算是当时的都城洛阳、长安和建康,也不见得能有如此详尽记载,详尽到每艘水面上画舫,街道店铺。

“也许,很多是他想象的。”昭昭如此理解。

收画卷前,她再次看那艘画舫,于船舱内见一图,图不见细节,一行极小的字吸引了她的注意,是:昭昭有光,利行兵。

“我们的名字。”姐姐同时捕捉到这两字。

她点头,感觉十分微妙。

姐姐走后,她问沈策这行字的意思,他似料到她有此一问,解释说:“那柴桑之主是南境名将,他的妻子常在军图写此句,讨个吉利。”

昭昭有光,利行兵。

如今一想,她确实是他的福将。昭昭一走,他便双目失明,再不见光。

夜里,沈衍的儿子邵邵不肯走,在画室陪他们。

洛迦山在画卷最右侧,落笔终成。

她观赏全幅画卷,仍无法挥散心中疑惑:“没见你这半年查阅什么书,你到底过去看了多少相关的书?”

“数不清。小时候澳门还没回归,身边人,包括自己都对内地所知不多。父亲就把我扔在藏书的地方,让我自己去看、去了解,”他四两拨千斤,讲到幼时的经历,“他认为,想要让孩子从内心认同自己的民族,先要从历史开始,五千年的历史是宝藏,是比语言教育更有力的东西。所以我那时读的书很杂,不光风俗人文,宗教历史,还有烹饪饮食。”

“烹饪饮食?”

他颔首:“小孩子看太深的东西没兴趣,从饮食入手最适合。”

这倒是。

画室有不少南北朝相关的书,他从书架抽出几本,翻开其中一本递给她:“饮食文化,这世界上没有能超过中国的。这是北朝的书,当时我们就有了炒、煎、炸、炙、炮、蒸、煮、烩、熘、酱、腌、糟、醉这些烹饪手法,上面还介绍了酿酒,做酱、豆豉、醋,如何做乳酪和点心,慢慢看,很有意思。”

昭昭未来得及接书,被沈邵抢了先:“南北朝食谱?”

“不是,”他敲了下沈邵的额头,“不只有饮食。”

“刚说的那些,小舅爷爷会做吗?”沈邵追问,“照着试过吗?”

他未答。他了解得如此清楚,是因为这本《齐民要术》记载的饮食烹饪方法,恰是他上一世所在的前后百年。他所有的厨艺,都因为有个嘴馋的妹妹。

“还有,”他对昭昭说,“江南喜食腌鸭蛋,沿海爱好炙蜊,都有记载。”

这都是她过去爱吃的。

“那时就有腌鸭蛋和烤花蛤了?”她更惊奇这个。

一大一小两个听客,成功被沈策带歪了思路,直奔中华吃文化。

“我们中国人最会吃,”他带两人离开画室,“西周炮豚就是八珍之一。这本书里更详细,在当时,炮豚和蒸豚都很受欢迎。”

大战胜后,他喜好亲手炮豚,给部下分食。

沈策带他们往餐厅走,纸质灯笼透出来的淡淡黄光,和月光交织,为他们指路。

“去五脏,茅茹填满豚腹,以柞木穿过,慢火烤灼,”清酒涂抹上色,还要用猪油、麻油,不停涂抹外皮,“其皮,色如琥珀,其肉,入口则消,状若凌雪,含浆膏润。”

再有酒,那便是大战后最好的犒赏。

说话间,已到餐厅外。这里灯光明亮,有熟悉背影在忙碌着。

这是给她的惊喜,从香港来的管家老夫妇正将一盘烤乳猪切片摆上餐桌。婆婆听闻昭昭遭了罪,内疚难眠,认为是澳门沈家没照顾好她。为弥补,她和老管家一起带了洋房的帮佣们,飞来照料他们的饮食起居。

婆婆因为年迈,久不下厨,逢年过节才会为沈家老小烧上一桌,如今夜这般,连点心小食都盯着做,已数年未见了。沈邵直呼占了小舅奶奶的光。

沈策从冰柜里,倒了两杯饮料,端来给这一大一小。

“是什么?”婆婆问。

“给小舅奶奶准备的,”沈邵拿起就喝,“说是天然蛋白饮品,小舅爷自制的。”

老管家皱眉:“拿什么榨的?”像在质疑饮品的配方。

沈策自幼被这两位老人看着长大,头回被他们当外人,唯恐自己配方不妥,喝坏了昭昭。他好脾气解释:“加了花生、榛子、核桃、腰果,巴旦木和碧根果,常见的东西。”

老管家略安心。

帮佣忙完,聚在餐厅里吃宵夜。

而沈策带着一大一小,还有老管家夫妇,在餐厅外露天餐桌旁,边吃边聊。婆婆为沈策证实,幼年的沈策终日泡在藏书堆里,沉迷过一段时间饮食文化,那两年见饭桌上的猪肉、烤鸭和蘸料,就要引唐诗“蒸豚h蒜酱、炙鸭点椒盐”,见汤面就说这叫汤饼、水引,说面条是华夏起源的食物,来带要念句晋赋“涕冻鼻中,霜凝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

如此种种,常惹得家人在饭桌上笑声不断。

至深夜,沈邵去睡了,两人在卧室旁的影音室看电影,她仍回味无穷:“南北朝的蒸豚怎么做?和现在一样吗?”

他摇头:“更复杂。肉煮半熟,以豆鼓汁腌制,高粱米用浓鼓汁泡成黄色,做成蒸饭。最后要把姜,桔皮、桔叶、蒸饭和猪肉放到一种叫甑的蒸食用具里,用三倍烧饭的时间蒸。”

他对这道菜最熟,因为她最爱吃。

“想吃吗?”他问。

“听着有点麻烦,婆婆会做吗?”

“她不会,我会。”

昭昭歪着头,瞧他。

“明天给你做。”他心领神会。

“那炮豚呢,正宗的那种?”

“都做。”

“还有什么做法吗?”

“白沦豚,和白切猪肉差不多,”他想了想说,“明天一道给你做,炮、蒸、白沦,一并做,你都试试。”

灯被关上,他抽出一张光盘,塞进光碟播放机。

屏幕被影片点亮,成了房中唯一的光源。

这影音室和香港小楼装修的一模一样,昭昭从没问过,他为何如此装修。这更像是一种心照不宣,像她在蒙特利尔装修的那个房间,他们两个都想让时间停在她十八岁那年。

那年,有着他们最朦胧、最不可言说的心动。

他坐进沙发里,轻搂她到怀里。

她懒懒倒下来,枕着他的腿,手指在他膝盖上无目的地划来划去,等电影开场。

片名跳出前,是全屋最暗的时候。沈策在这暗里,忽然悟到:最幸福的时刻,应该就像现在,能毫不费力说出“明天”的每一个夜晚。

排行阅读

同学录

书海沧生
多年以前,你是我的同学;多年以后,我是你的同学。从懵懂豁牙的童年时始,等到可以好好谈恋爱的少年。从笨拙学着爱你时始,等到安心看你爱上别的女孩。从养了两个“林林”开始,到放开世界上的“林林”为止。是谁趴在法学院的墙头,爱着医学院的漂亮医生?是谁做着穿袈裟的法海,却普度不了青衣的众生?我是这样愚蠢的姑娘,病入膏肓很多年,咬牙切齿地暗恋。他将永远不朽,在我心尖。

天官赐福

墨香铜臭
天官赐福小说无删版原文讲述八百年前,谢怜是金枝玉叶的太子殿下,风光无限的天之骄子。谁知一朝得道飞升,成为万人供奉的武神,却是急转直下,一贬再贬贬无可贬。八百年后,谢怜又双叒飞升了。这一次没有信徒也没有香火,某日收破烂归来的路上,他将一个神秘少年捡回家中,而这少年,居然便是那位三界谈之色变的鬼王——花城。
小说凡人修仙传完整精校版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山村穷小子,偶然之下,跨入到一个江湖小门派,虽然资质平庸,但依靠自身努力和合理算计最后修炼成仙的故事。

天神诀

太一生水
一滴魔血,照破山河万朵。 一卷古经,湮灭日月轮回。 一部神诀,埋葬诸天至尊。 杨青玄得天命传承,修无敌之法,开启了一场碾压当世无数天才,通往万古不朽的强者之路! 我一向以德服人,不服的都是死人!

西游记

吴承恩
西游记小说原版是一部古典小说由明代吴承恩所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原著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姚小仙,一个倒霉的实习爱神,绛维历劫寻找酸甜苦辣咸五味眼泪。她一边和酒吧老板玩暗恋,一边共情酒吧客人,体验那些酸甜苦辣咸的啼笑故事。

坐忘长生

飞翔的黎哥
小小少年柳清欢,于凡尘战乱中走出,又走进了波澜壮阔的修仙者战争。是超然世外,还是扛起责任?是不忘初心,还是太上忘情?以万丈红尘炼心,坐忘长生。 ...

燕倾天下

天下归元
那时节,天下倾,那时节,星霜变,那时节,血染金銮断红绡,那时节,锦瑟华年醉明月,转瞬间,燕过也,一帘深秋,悲歌未彻。–如果这一生,遇见你,是因为那年的春风忘记遮掩了彼此的气息,以致于在茫茫人海里,我不能不转身,对上你若有所悟的回眸。那么让我记得你,从总角黄髫至白发耄耋,每一个昨日都比今日更为分明,如同就那端砚徽墨,宣纸湖笔,铺开紫檀案几锦绣长卷,每一落笔,都白纸黑字,淋漓鲜明。这一生与你一起的日子,是欢歌,是清词,是杨柳碧波间抚琴一曲,一个音符一朵桃花。而与你别后,草成的新赋,句句,悲凉在骨。从此后,谁伴我,遥寄耿耿星河,年年钟鼓。

沧元图

我吃西红柿
沧元图小说最新章节讲述男主角孟川在修炼进阶之路上原本平静的生活逐渐被打破,异族入侵、烈火道院沦陷,为了守护东宁府城的百姓,他拿起手中的剑,立誓要成为强者,长路漫漫任重道远。六岁开始筑基,九岁踏入内炼境,十二岁洗髓境。十七岁突破脱胎境,十八岁无漏圆满并成功凝丹,修炼雷霆灭世魔体。

长征

王树增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树增历时六年、精心打造的巨著《长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王树增的《长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军长征70年以来,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的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王树增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实地采访了许多老红军战士,书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和资料都是首次披露;在书中,作者弘扬了长征体现出来的国家统一精神和不朽的信念力量;此外,作者还讲述了在这一伟大壮举许多感人小事,让我们通过丰富的细节更加亲近地去接触长征的历史。 《长征》在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大量描写长征的作品中显得特色鲜明,可以说是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里最有阅读价值的一本书。
良辰好景知几何无弹窗阅读小说番外未删减,讲述了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将门之子萧北辰对落魄千金林杭景一见倾心,后历经几重波折,为爱蜕变,成长为少年将领的故事。
婚后—— 情人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 夏晚安搂着被子,昏昏欲睡的答:“睡觉。” 圣诞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 夏晚安抱着枕头,漫不经心的答:“睡觉。” 结婚纪念日,韩经年端着一杯水问:“今天怎么过?” 夏晚安窝在床上,懒洋洋的睁开了眼睛,警惕的盯着韩经年随时会泼到床上的水思考了三秒,回:“和你……一起。” 作者自定义标签:专情 同居 契约 总裁 甜文
最新小说: 盛世谋臣 混沌轮回决 老残游记 乱世为王 竹马温小花 九星天辰诀 橘生淮南·暗恋 大宋宫词 斗罗大陆3龙王传说 结婚后每天都想跟云守离婚 团宠小凤凰